中国食用菌网 - 食用菌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动态 | 海外动态 | 会展动态 | 市场行情 | 法律法规 | 蕈菌资源 | 菌种生产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贮藏加工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菌种生产 > 种下食用菌 撑开“致富伞”——我市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微观察(蘑菇篇)
G.biz | 商业搜索

种下食用菌 撑开“致富伞”——我市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微观察(蘑菇篇)

信息来源:shiyongjun.biz   时间: 2025-01-16  浏览次数:59

转自:承德发布

承德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市,也是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近年来,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我市牢牢把握产业脱贫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县域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日前,记者深入承德各县(市、区),实地探访全市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香菇丰收采收忙 特色产业增势旺

走进平泉市小寺沟镇黑山口社区的香菇种植合作社里,只见大棚内整齐排列着一排排菌棒,菌棒上长满了一朵朵肉厚形圆的香菇。农民们穿梭于各个大棚间采收、搬运香菇,一派繁忙景象。

“我今年和亲戚合伙租了13个香菇大棚,目前市场价格还不错,预计年收入能达到50万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种植户高延军笑着说。

据了解,2022年底,小寺沟镇引进平泉嘉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食用菌园区500亩,先为农户提供大棚和菌棒,费用可通过香菇销售收入慢慢还。同时,园区技术人员还免费提供跟踪技术指导,为种植户消除后顾之忧。

近年来,平泉市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市场”模式,大力实施“科技兴菌”战略,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世界级食用菌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平泉拥有食用菌基地7万亩,年产量达到63.5万吨,占河北省总产量的18.8%。其中,香菇产值超40亿元,稳居国内单品榜首。同时,该市食用菌市场主体超过1200家,引进培育森源、金稻田等龙头企业40余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形成了协同有力、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

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板城镇一家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放眼望去,一座座标准化的香菇大棚鳞次栉比。一棒棒菌棒整齐排列,一把把“小伞”肆意“绽放”,空气中夹杂着菌菇特有的香气,村民们穿梭其间,正忙着采摘、分选、装筐、烘干、运送,忙碌而有序。

据了解,该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占地面积135亩,年产食用菌200多万斤,产值达900万元。菌菇不仅销往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地,还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年来,宽城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聚焦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充分利用香菇种植“短、频、快”的产业特点,不仅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同时依托小小的香菇种植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挣上钱。干得好,我一天下来能挣100块钱,不比在外打工赚得少,还可以照顾到孩子。”正在大棚内采摘香菇的宽城板城镇土牛子村村民刘大姐开心地说。目前,香菇种植大棚已有效带动周边村庄60多名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宽城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夯实农业产业增收道路,目前食用菌种植面积1.33万亩,主要种植香菇、栗蘑双、孢菇、滑子菇等食用菌种类,年总产量3.8万吨,产值3.3亿元。全县食用菌种植涉及11个乡镇、47个食用菌专业村、专业合作社133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复合型农业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香菇采摘估计很多人没有体验过吧?我这里还能亲手摘蘑菇。”在平泉市卧龙镇下洼子村张雨才的大棚里,许多游客就体验到了采摘滑子菇、香菇的乐趣。5元一斤的价格很是亲民,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来采摘的游客。“看,一颗颗‘虎头虎脑’的小香菇是不是像争先恐后地从菌棒里钻出来,可爱不可爱?”

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将一个个蘑菇亲手摘下,采摘大棚俨然成为小孩子们的实践课堂,“体验自己采摘的乐趣,拍照打卡,孩子们也玩得非常开心!”从宽城驱车前来采摘的张彩霞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平泉市地域特色采摘持续火爆,各大采摘园人群如织。和煦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硕果累累的果林,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品鉴、采摘的体验,也让孩子们沉浸式地上了一堂生动的劳动课。

在承德县石灰窑镇药王庙村的承德穆勒四通现代农业光伏产业园内,一排排光伏板下,食用菌大棚和蔬菜大棚错落有致。大棚里一朵朵鲜嫩的蘑菇散发着阵阵清香,各类蔬菜青翠欲滴,长势喜人。据种植户介绍,这得益于农光互补模式,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得到了精准调控,为食用菌的生长创造了理想的环境。工人们正忙着将采摘好的食用菌进行分选、装箱、搬运、称重、装车。

“我家就是这附近的,每天工作挣一百二三十块钱,不用出去打工就能照顾孩子老人,很方便。”村民张小霞说。

通过合理利用光伏板下的空间,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还减少了传统种植方式对土地的依赖,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这种模式还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种出的蔬菜更加绿色健康,深受市场欢迎,订单源源不断。

据了解,承德穆勒四通现代农业光伏产业园已建设智能温室30000平米、果蔬日光温室100栋、食用菌大棚500余栋、年产500万棒菌棒加工厂一处,利用食用菌棚顶空间配套光伏设施24MW。这种农光互补模式正引领着乡村产业走向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公司已累计完成投入10亿元打造农光互补项目,光伏100兆瓦年发电收入可达7000余万元。农业流转土地5000余亩,建设食用菌大棚、蔬菜大棚、果蔬大棚等,年收入达9000余万元,可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500余人。”承德穆勒四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打造旅游观光加休闲农业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承德县积极推进“农光互补”模式,促进清洁能源与传统农业融合发展,通过“农光互补”项目,带动发展大棚食用菌及蔬菜产业,实现了能源发电与农业收益的双赢,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促进当地村民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助力了乡村振兴。

深挖食用菌菇产业空间

一颗小小的蘑菇,从生长到加工,跨洋过海,香飘世界,不仅使独具特色的承德美味在国内外赢得美名,这一绿色朝阳产业还让当地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平泉市,一直以来享有“中国菌乡”的盛誉,该市地形地貌多样,气候类型丰富,地处食用菌适生带,是全国极少数能够夏季生产食用菌的地区。种出好蘑菇还得卖出好价钱,为了挖掘蘑菇更大的价值,平泉市的食用菌产业正逐渐向深加工环节延伸,目前,已经培育了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45家,注册了森源、百菇宴等知名商标。

承德润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食用菌精深加工、销售(出口)、工厂化栽培、数字化种植及推广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企业。

“你看这一款蘑菇雪菜类的蘑菇酱,里面有蘑菇的香气,吃起来还非常下饭。”承德润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赖东岳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主要出口欧洲、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下一步,企业将会更好地扎根产业,服务三农,推动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不断提升食用菌基地的标准化建设水平,强化产前菌种研发和菌棒集约化加工,做强产后仓储保鲜和初深加工,打造‘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食用菌产业聚集区,为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这个配面条吃嘎嘎香,这可是咱承德的招牌产品,外地来客人我都给带一箱尝尝。”正在购买香菇肉酱的市民王先生说。

只是种蘑菇、卖蘑菇不能做大,必须要深加工,延伸蘑菇的产业链条,依托河北师范大学的科研团队,平泉森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始终秉承匠人精神,把蘑菇产业做大做强。“下一步要继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进一步促进食用菌产业增效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让食用菌成为农民的‘金疙瘩’,脱贫攻坚的‘顶梁柱’。”承德森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邱建国告诉记者。

承德森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仓储物流于一体的食品加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用菌行业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牢固树立“产业链”思维,深入谋划确定了全市“3+3”主导产业发展思路,强化关键产业链技术攻关,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壮链步伐,着力打造具有承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同时,我市深入推进“绿色食品进京”,与京津建立“双认证”免检绿色通道,深化与京津“头部企业”合作,推动中央厨房“预制菜”进京。目前,5条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和8个绿色食品加工集群加快建设,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食用菌综合生产能力位居中国北方第一,马铃薯种薯繁育能力全国领先,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数量和规模均居全省首位。

来源/承德日报(记者:王安娜)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食用菌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