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社客户端
原标题:乡村振兴|山东东平:小小食用菌拓宽乡村振兴路
来源:新华社
一大早,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商老庄乡各个食用菌包销售点,等待装运食用菌包的卡车司机们已经排起了长龙。“最近一段时间,这里每天都有40多辆卡车将黑木耳等食用菌包发往全国各地。”商老庄乡副乡长郑如兰说。
“我们的食用菌包不愁销,主要销往安徽、山西以及济宁等周边省份和地区。”商老庄乡科海菌业总经理商成龙说。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商老庄乡科海菌业发往各地的食用菌包。新华社记者 孙晓辉 摄
近年来,商老庄乡积极发挥产业优势,围绕提升食用菌品质、扩大食用菌栽培规模,不断加大产业建设、培育消费市场、延长产业链条,食用菌产业逐步成为富民增收的基础产业,年产值5500多万元。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商老庄乡群众在田地采摘黑木耳。新华社记者 孙晓辉 摄
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商老庄乡大安山村的黑木耳种植户吕凤廷流转了约10亩地,种植木耳已有三四年,每年收入10万元以上。
“种的时候有人给咱指导,教怎么打孔、怎么采摘,每年收入比在外面打工多,还能照顾家。”吕凤廷说。
食用菌产业的火热带动了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商老庄村村民商存林每天都早早起床,来到存储食用菌包的仓库,拿上登记表到自己负责的区域开始工作。
“以前在外面打工,现在村里有了食用菌包产业,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每月能收入2000元左右。”商存林说。
在商老庄乡,像商存林这样打工的村民有几百人,他们分布在菌包生产、管理、装卸等岗位,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种植户生产的黑木耳等食用菌由企业统一收购,让食用菌销售逐步迈上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正轨。”郑如兰说。
东平县委书记马焕军说,当地近年来因地制宜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彭集花生、斑鸠店大蒜、新湖小龙虾、黄河滩区中药材、沿湖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多点开花,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新华社记者 孙晓辉)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