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标题:
食用菌及其功能活性组分对于慢性疾病的防治作用研究:以杏鲍菇为例
杏鲍菇是一种被广泛消费的食用菌,其含有多种活性组分,如多糖、蛋白质、多肽、黄酮及萜类物质等,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食品原料中各种活性组分之间具有潜在的协同相互作用,选择全膳食饮食策略,即整体摄入食品来预防慢性病的方式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究杏鲍菇全膳食及其活性多糖及蛋白质组分对于结肠炎和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首先,本实验制备并表征了一系列杏鲍菇活性多糖和蛋白质,通过细胞实验,揭示了杏鲍菇多糖的抗炎和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理,论证了杏鲍菇蛋白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作用机理。其次,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探究了杏鲍菇多糖和杏鲍菇蛋白对于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揭示了其对结肠炎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的调节作用,同时阐明了肠道菌群与杏鲍菇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再次,通过动物实验,探究了杏鲍菇全膳食策略对于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及肠道菌群紊乱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阐明了杏鲍菇全膳食策略对于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肝、慢性低水平肠炎等代谢综合征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的缓解作用和分子机制。综上,本研究揭示了杏鲍菇及其活性多糖和蛋白对于慢性疾病的防治作用和分子机理,提出了利用杏鲍菇全膳食来预防慢性疾病的一种饮食策略,挖掘了杏鲍菇活性功能成分作为益生元制剂的潜质。
专家介绍
肖航 教授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食品科学系
肖航,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食品科学系教授,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会士(Fellow),美国化学学会(ACS)农业食品化学学部会士(Fellow)。博士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曾于罗格斯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肖航教授致力于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有膳食功能因子及营养素对于重大慢性疾病的预防,膳食功能因子及营养素在体内吸收、代谢及其相互作用,纳米技术改善食品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食品组分与肠道微生物的交互作用及其对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以及膳食成分的毒理学作用。共发表SCI同行评议论文340余篇,2018—2022年连续5年当选Clarivate Analytics农业科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担任Food & Function、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和Journal of Food Science等多个食品领域国际Top期刊副主编。主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农业部(USD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癌症研究中心(AICR)等2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多项国际荣誉和奖项,包括美国食品技术协会(IFT)Research & Development Award杰出科学家奖、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ant in Honor of Marcel Loncin卓越科学家成就奖、Babcock-Hart杰出科学家奖、Samuel Cote Prescott杰出青年科学家奖、食品化学杰出服务奖、美国营养学会Mary Swartz Rose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和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北美未来科学领袖奖等。
已发布专家报告
生态保护与食品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正在报名中(2023年5月13~14日宁夏银川)
王钊教授—高淀粉饮食通过激活NADPH氧化酶2介导NAFLD的进一步恶化
赵瑞琳研究员—全球361个线粒体基因组揭示双孢蘑菇进化和驯化历史
明建教授—不同pH、CaCl2浓度下玉米醇溶蛋白-阿魏酸相互作用、结构表征及理化特性研究
生态保护与食品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正在报名中(2023年5月13~14日宁夏银川)
陈宁教授—生物活性肽的健康促进效应潘思轶教授—果蔬减损与资源高效利用
陈雷教授—基于代谢组学与肠道菌群特征研究杨梅素对IQ毒性的干预作用及机理
孙志宏研究员—乳酸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辛广教授—食用菌风味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徐振林教授—食品中小分子化学有害物免疫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陈全胜教授—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智能检测技术创新与应用
冯涛教授—食用菌风味增强肽减盐增咸机理及其实际应用
谌小立教授—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缓解赭曲霉毒素A肾脏毒性研究
鲁吉珂教授—主动诱导-提高乳酸乳球菌生物活性的有效策略
王锋教授—灵芝发酵全麦的研究
王成华副教授—火麻仁抗痛风肽的虚拟筛选及定向制备研究
姚晓琳教授—载体表面蛋白晕对主动靶向纳米载体摄取和跨膜的影响
芦晨阳副教授—水产品降尿酸肽原料的理性筛选和定向活性提升策略开发
赵立艳教授—金针菇多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张于研究员—我国西南药用植物中新颖结构生物碱的发现与活性研究
邵平教授—铁皮石斛的增值加工利用研究
曹崇江教授—金耳多糖增加了二甲双胍治疗对小鼠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的有益作用:对血糖、微生物群和胆汁酸的影响
刘绪强副教授—多维度发掘花卉植物的功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李健教授—食品碳足迹评价技术体系构建
史硕博教授—合成生物学助力萜类天然产物的微生物制造
程抒劼副教授—金针菇菌根壳聚糖抑制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机制研究
编辑:袁艺;责编:张睿梅
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并形成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食品生产的可持续性,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将与北方民族大学、皖西学院、宿州学院、滁州学院于2023年5月13-14日在中国宁夏银川共同举办“生态保护与食品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本届研讨会将围绕新资源食品挖掘、动植物、微生物可替代蛋白、食用菌等食物资源的开发现状、重要创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开展研讨,探讨未来食品发展方向,通过展示我国生态保护与食品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搭建科研单位与企业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共同促进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快速踏入新里程。
长按或微信扫码报名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ISSN: 2958-4124, e-ISSN : 2958-3780)是一本国际同行评议、开放获取的期刊,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编辑团队运营,属于食品科学与技术学科,旨在报道动物源食品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涉及肉、水产、乳、蛋、动物内脏、食用昆虫等原料,研究内容包括食物原料品质、加工特性,营养成分、活性物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产品风味及感官特性,加工或烹饪中有害物质的控制,产品保鲜、贮藏与包装,微生物及发酵,非法药物残留及食品安全检测,真实性鉴别,细胞培育肉,法规标准等。
投稿网址: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2958-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