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用菌网 - 食用菌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动态 | 海外动态 | 会展动态 | 市场行情 | 法律法规 | 蕈菌资源 | 菌种生产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贮藏加工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栽培技术 > 甘肃和政县:引进隧道式发酵技术 引领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
4.biz | 商业搜索

甘肃和政县:引进隧道式发酵技术 引领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

信息来源:shiyongjun.biz   时间: 2021-06-11  浏览次数:21

  

  初夏时节,天高云淡。甘肃临夏州和政县境内草木青翠、溪流潺潺,沿着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前行,可发现在青山绿水之间,玉米地少了,食用菌大棚多了。

  山地多、耕地少,一直以来,群众靠着几亩“望天田”,增加家庭收入异常困难。为改变这一现状,作为全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县,和政县将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作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积极引进食用菌种植生产企业,扩大种植面积,有效促进了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进程。

  

  

  该产业园是在州农科院的积极协调下,和政县扶贫开发公司和甘肃怡泉新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300多万元于去年6月开工建设的,建成后可实现工厂化生产双孢菇和食用菌培养料,形成“种植业、养殖业、菌业、设施蔬菜+种植业”双向循环模式,解决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造成的面源污染,做到食用菌产业绿色、循环、可持续、高效发展,并通过双孢菇工厂化生产与农业旅游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目前,产业园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24间双孢菇生产菇房内全部安装了菇床,正在安装调试通风控温设备。“传统双孢菇看天吃饭,有了温控菇房,一年四季都能种,平时上料、采菇有专门设备辅助,工人也能轻松很多。”高国富表示,标准化生产、工厂化管理,不仅一改传统的“看天吃饭”的尴尬,还大大降低了种植风险。

  

  据高国富介绍,传统手工发酵培养料方式看天气、凭经验,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变质,影响食用菌产量和品质。而隧道式发酵技术通过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生产的培养料不仅解决了发酵不均匀、培养成熟度差、杂菌严重等问题,而且灭菌更彻底,养分转化更充分。“由于菇房还在建设当中,产业园以生产高效赤松茸培养料为主,生产的培养料不但出菇均匀,而且质量好,优质菇出菇率能达到70%,次菇比率不足10%。”高国富说,截至目前,已外售赤松茸培养料1000多吨,市场反响良好。

  记者了解到,该产业园生产工艺有别于传统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人工的工艺,从一二次发酵料投料、预湿、混料到隧道抛料、通风、出入库、倒仓到进入菇房上料播种、覆土、搔菌等过程全部采用机械化或半自动化生产,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食用菌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