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安龙11月17日电 “不论是‘八要素’还是‘三场革命’,要实现各种要素的聚集和优化,推动食用菌等扶贫产业纵深发展,其核心和关键就是要充分发挥“三家”(即:企业家、科学家、银行家)的作用。”在11月17日举行的2019中国·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经验交流会”上,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龙县委书记钱正浩表示,“三家”是实现发展观念转变的前提,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助推剂,是实现工作作风转变的催化剂,牢牢抓住“三家”是食用菌产业实现裂变式发展,乃至其他扶贫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节点,如何让“三家”充分发挥作用,推动食用菌等一批主导产业快速达到立竿见影、吹糠见米、快速增收的带动效益,钱正浩就安龙县的具体做法进行分享。
钱正浩表示,坚持以县为单位主推才能充分发挥“三家”作用。对于安龙来说,在食用菌等产业发展过程中,在县级层面发挥好整合资源、聚集要素的作用,更加突出食用菌的“主业”地位,在聚合“三家”力量上给予最高的“优先级”。为此,安龙坚持尽锐出战推动产业,优先推动聚集“三家”资源,县级统筹规划推动要素不断实现优化,分层次配给政策,不断优化各种要素的配置,以政策引导推动要素实现“三家”资源优化。
2016年9月,安龙县出台了《安龙县扶持发展食用菌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办法》(即“23号文件”,1.0版本),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八要素”“五大工程”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广泛调研、广泛共商,初步形成《关于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全面巩固脱贫成效的实施意见》(2.0版本),明确一套政策体系、一批骨干企业、一个服务体系、一支人才队伍、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一个稳定的市场渠道、一个品牌体系和研发团队“七个一”主要工作任务,继续纵深推进各个要素和环节的聚集和优化。在产业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安龙县坚持“谁带动、扶持谁”“谁投资、扶持谁”“谁先投、扶持谁”“全链条、增业态”的原则,通过投资直补、流动资金补助、菌棒直补的方式,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实现生产能力和带动贫困户直接种植能力的“双提升”。
其次,招商更要突出选商和安商。要立足优势招商,坚持标准选商,保持定力安商,让更多有实力、有责任、有担当的龙头企业参与到产业革命中来,并充分发挥其在生产、技术、市场等环节的“龙头”作用。同时,培育企业、合作社、群众三大主体缺一不可,要确保企业落地后充分发挥出“龙头”作用,让更多贫困群众尝到产业发展的“甜头”。截至目前,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共带动群众种菇1972户3944人(贫困户1380户2760人)、带动就业4760人,不断掀起获益群众由传统农业自愿转产、自愿参与的发展热潮。
于此同时,要用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扶贫产业的“扶贫属性”。为此,安龙县以全县5437户25526名搬迁群众为试点,推动“一包三保”带贫益贫机制,即:把新市民就业创业和对食用菌企业的产业扶持政策分别形成“就业创业包”和“政策包”,通过企业认领“就业包”政府匹配“政策包”,全力推动食用菌企业对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户实现“三保”(保培训、保就业、保收入),初步实现“户户培训、户户就业、户户收入”,在实现“做大易地产业、推动易地就业、完成易地搬迁”三重脱贫效益的同时,为劳动力密集的食用菌产业进一步聚集人气。截至目前,已完成5437户新市民的食用菌“一包三保”对接签约、实现新市民家庭全覆盖,开展劳动技能培训5465人,实现就业转化5321人、新增发展种植1825户,各食用菌企业对所包保新市民技能培训还在不间断进行。(孙远桃 刘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