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用菌网 - 食用菌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动态 | 海外动态 | 会展动态 | 市场行情 | 法律法规 | 蕈菌资源 | 菌种生产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贮藏加工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市场行情 > 安龙县牢牢把握“八要素”将食用菌产业革命进行到底!
P.biz | 商业搜索

安龙县牢牢把握“八要素”将食用菌产业革命进行到底!

信息来源:shiyongjun.biz   时间: 2019-11-14  浏览次数:50

安龙县牢牢把握“八要素”将食用菌产业革命进行到底!

安龙县牢牢把握“八要素”将食用菌产业革命进行到底!

产业在“裂变”

—— 安龙县牢牢把握“八要素”纵深推进食用菌产业革命(一)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郭连军

核心提示:

     食用菌是全省12个特色优势产业及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之一。

     2016年5月18日,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到安龙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对安龙提出发展食用菌产业解决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思路给予肯定,作出“安龙要促进食用菌产业快速裂变、发展壮大”的指示要求。

      为了落实孙志刚书记的这一要求,在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中,安龙县在选好食用菌产业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八要素”,围绕“五步工作法”,聚焦“做好规划、用好政策、带好群众、抓好统筹、担好责任”等关键环节,在政策支撑、资源整合、要素聚集等方面下足功夫,围绕食用菌产业“六大工程”,用更加鲜明的政策导向推动补链、扩能、带动,更加注重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一步一个脚印地把食用菌渐渐培育成为“一县一业”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

      凭借一场深刻的食用菌产业革命,如今,安龙县500亩以上坝区食用菌特色产业不断向纵深发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了食用菌产业之“裂变”。

安龙县牢牢把握“八要素”将食用菌产业革命进行到底!

蘑菇城  丁洪军 摄

     春种一菌棒,秋采万朵菇。

     我州已建成2个食用菌省级农业示范园区,一个在安龙县,另一个在义龙新区。

     事实上,我州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源于安龙。安龙抢抓机遇,走在了九县(市、区)最前面。

    安龙县群众历来有采食和加工食用菌的传统,改革开放后,鸡枞菌、马蹄菌、大脚菇等珍稀野生菌类也有家庭式作坊小规模加工成鸡枞油、马蹄菌干等产品。

     该县境内气候温和,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达1256毫米,夏季平均气温21.9℃,夏季平均降雨量984毫米,年日照数1504.7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8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100%。

     11月11日下午,在贵阳市召开的“2019中国·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冀川说,安龙县拥有独特的生态优势,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都特别有利于优质食用菌生长,具备全省乃至全国少有的、可以全年发展多品类优质食用菌种植的气候优势,生长的食用菌品质佳、口感好。特别是可充足利用夏季低温优势,打好季节差,全面发展夏菇种植,弥补国内夏菇市场供给不足,具有打造“优质夏菇生产基地”的良好条件。

     同时,该县共有耕地面积75万亩,500亩以上大坝16个,山间地势较为平坦,通村路、通组路实现全覆盖,同时土壤检测微量元素丰富,无重金属污染,具有适宜建设大棚、发展食用菌等高端设施农业的基础条件。

     基于这些发展食用菌的优势,安龙县精准锁定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来打造。

     发挥优势,产业选择更准。因此,安龙食用菌产业园里的“菌姑娘”在一个又一个的菌棒上探出了头,菌农笑了。

     属栖凤街道的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九龙小区,位于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园核心规划区。

     2016年底,精准扶贫户张明才从安龙县洒雨镇下龙村搬迁到九龙小区后,由于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事情做,就和妻子到广东佛山务工,一年下来,所得依旧是杯水车薪。 

     2017年腊月间回家过春节,张明才夫妻闲暇时在小区里串门,得知精准扶贫户在家创业有政府的优惠政策,种植食用菌有奔头。于是,夫妻俩决定不再外出,留在家乡种植食用菌,找到洒雨镇驻九龙小区的干部周林刚报名,分得两个大棚的指标。

   选准了的菌产业,让张明才和同村搬来的新市民搬来就闻菌香,他们在园区快乐地忙碌着。“今年我家种的是0912号菌棒,出菇率高,产量好,种得好的话,按照1.5元的保底收购,夏菇就赚了五六万块钱呢!比务工强多了。”笑眯眯的夫妻俩算起精细账。

    还有,安龙县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进一步明确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份额,利益联结更紧。

安龙县牢牢把握“八要素”将食用菌产业革命进行到底!

赵兴林夫妇正查看香菇长势   记者 郭连军 摄

     晓看云霞处,坝区菌菇香。从生机勃勃的春天到火热的夏天,再到依旧暖意融融的初冬,招堤畔的香菇采了一茬又一茬,微风拂过,香气袭人。

     位于安龙县栖凤街道平寨居委会的食用菌产业园核心区,编着序号的食用菌黑色大棚一排又一排,整齐地排列着。大棚里,菌棒上的菌菇一朵接一朵,菌农采菇、浇水,给大棚通风……一派忙碌。

   “菌棒好,产量不错,而且一级菇占了八成左右,今年以来香菇就买得6万多万元,后期要好好管护,还可以采4茬,争取今年卖菇收入再突破11万元。”8月30日上午11点,卖完了菇,村民赵兴林笑眯眯地开着农用三轮车来到食用菌园区,看到媳妇正在自家的7号、8号大棚里查看香菇长势,便径直走进棚里。

     赵兴林今年50多岁,2016年他家被评为精准贫困户。这一年11月,贵州景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驻安龙,加入食用菌产业发展大军。

     看到邻村香菇种植红红火火,赵兴林毅然将自家7亩地流转给景地公司,获流转费5600元,勤快的他还在公司务工,每月领取4000元的工资。

     “以前,即便庄稼种得好,1亩也只有1500元左右,除去种子、化肥等成本所剩无几,种一年的庄稼才几千元,与现在相比,差距太大。”赵兴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遇到干旱,还要抽水,晚上守水,只能住水井边,蚊虫多,手一捏蚊帐全是血,苦不说,成本更大,没搞头。”如今种香菇,政府把大棚建好,农户只管种,公司负责技术指导、保底回收、深加工、对接市场。用老赵的话来说:“搞到事了!”

     赵兴林家2016年种了2个大棚共3.1万棒,采香菇4茬,收入近10万元,加上2017年种香菇收入,他家已盖起两层新楼房。2018年,赵兴林家种香菇又增收10万元。

     赵兴林种香菇脱贫,仅是安龙县采取“1210”(1户贫困户每年种植2个大棚,1年纯收入10万元。政府用产业扶贫子基金建设大棚,采取流动发展的摸索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如有新的贫困户愿意种菌,种了一年脱贫的菇农就退出大棚)产业扶贫模式,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筑牢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增收脱贫的一个有力见证。

安龙县牢牢把握“八要素”将食用菌产业革命进行到底!

菌棒生产车间 邢贵龙摄

     在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园建设中,安龙县加大对菌农的培训力度,2019年以4个新市民居住区有劳动能力未就业的新市民为主要对象,对年满16至60周岁的未就业劳动力实现培训全覆盖(在校学生除外):因产施培,围绕县里的“一主三辅”产业开展食用菌种植等农业技术培训;针对农村贫困劳动力情况,进镇进村开展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有140多户贫困户参与到食用菌种植等产业发展中。

    “看到小区里的人种食用菌都赚钱了,很羡慕,今年我参加了培训,有信心把菌种好,我家也要种2个大棚。”从招堤街道水冲村搬迁到九龙小区,今年第一次种菌的新市民周必燕显得有些激动。

     培训这一举措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菌农,培训农民更实。

     还有,在销售上,安龙县的食用菌产品紧盯广州、深圳、昆明、柳州、贵阳等国内市场及韩国、泰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市场。目前,安龙的食用菌已在深圳、成都、昆明国内市场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打开,深受消费者青睐,这又让产销对接更畅。

     不仅如此,在建设食用菌产业园之初,安龙就引进浙江丽水庆元团队,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理念,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园,打造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区、浙江大学安龙食药用菌研发中心,菌包、菌棒生产区,干品加工区,产品交易区及观光旅游区等6大功能区。与科研团队合作,让食用菌产业技术服务更优。

利用财政扶贫资金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注入建设规范化食用菌种植大棚,交由村委会管理,产权归村集体所有。2016年安龙县投入宁波对口帮扶资金300万元,新建宁波楼研发中心、培训中心、菌种中心,为食用菌产业服务,核心区发展食用菌种植面积1500亩,资金筹措更多。

      ……

     近年来,安龙县秉承“借棚”拔穷根的理念,充分发挥地理气候优势,按照“政府筹资建设,产权村级所有,农户租用孵化,企业保底收购,实现四方共赢”的扶贫思路,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一县一业”扶贫产业重点发展。同时,依托浙江丽水、浙江金华、辽宁大连、辽宁抚顺、福建古田等技术团队,结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建设出口食用菌产业园区。

      自2016年以来,安龙县坚持按照“园区+小区”全域布局,园区作示范作引领实现“顶天立地”,乡镇小区作拓展延伸实现“铺天盖地”,初步形成“一园一镇九区”(即:食用菌产业园,蘑菇小镇,9个街道小区)的食用菌产业布局,用3年时间实现了食用菌产业全覆盖。招堤、栖凤、钱相、普坪4个镇(街道)为重点发展区,以香菇、羊肚菌等作为主导品种;海子、龙山、洒雨3个镇为一般发展区,以红托竹荪、木耳等作为主导品种;笃山、万峰湖2个镇为适度发展区,以红托竹荪、黑木耳、灵芝等作为主导品种。

      目前,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已建成菌包生产、灭菌、养菌、接种、分选、冷藏等各种车间16840平方米,创建“苗岭仙”等注册商标,建成食用菌研究所1988平方米,食用菌干品深加工厂1500平方米;

       全县食用菌菌棒生产加工企业已达19家、菌材林企业1家,菌棒处理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48家;

       带动了136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8259人脱贫致富;

       目前种植食用菌1.7万亩,完成种植1.6304亿棒,产量11万吨,产值10.8亿元。

安龙县牢牢把握“八要素”将食用菌产业革命进行到底!

安龙县出口食用菌农业示范园区是省政府2015年批准的重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涉及该县招堤、栖凤等镇(街道),规划总面积5000亩。整个园区规划总投资3.5亿元,园区内主要生产香菇、灰树花等高端有机食用菌,建成全国最大的标准化核心种植基地,产品主要销往重庆、广州、昆明、贵阳等国内市场及韩国、泰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市场。图为发往广州的鲜菌正在装车。记者 龙 波 摄

     为更好地实现产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安龙县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一包三保”发展方式,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和对食用菌企业的产业扶持政策分别形成“就业包”和“政策包”。政府匹配“政策包”,从土地流转、流动资金等要素保障支持企业发展,企业认领“就业包”,率先对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三保”,即:保培训,由企业负责技术培训,确保更多群众直接入棚开展种植;保就业,对包保的群众按照“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的标准,由企业开发各类就业岗位;保收入,企业对所包保的贫困户,保证直接入棚种植群众产业发展收入、劳务就业群众务工收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保底分红收入。截至目前,已有6家龙头企业,同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成立的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覆盖带动搬迁户5431户25526人,同新市民抱团发展、引领脱贫致富。

    “按照省委书记孙志刚到安龙调研提出‘就瞄准食用菌,把全产业链好好研究’的要求,安龙县将继续纵深推进食用菌产业革命,优化全产业链体系,持续强化利益联结,最大化发挥‘1210’机制的效益,确保群众在产业链中充分参与、充分获益。”安龙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魏松林如是说。

     为此,安龙县启动完善《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对照贵州省发展食用菌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围绕安龙县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一步修订完善《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同时,鼓励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在该县开展食用菌菌种专利成果转化;充分利用菌材林专项贷款,重点在该县海子、洒雨、普坪、龙山、栖凤等镇(街道)新建以板栗、青岗、刺槐等为主的木质菌材基地5万亩;采取鼓励机制引导企业延长精深加工链条,鼓励通过招商引进饲料、有机肥、活性碳生产、生物质燃料等大型企业对食用菌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大力支持发展红托竹荪、羊肚菌、大球盖菇等种植,进一步推动食用菌“裂变”发展。

     在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安龙县食用菌产业正躬身发力。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食用菌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