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用菌网 - 食用菌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国内动态 | 海外动态 | 会展动态 | 市场行情 | 法律法规 | 蕈菌资源 | 菌种生产 | 栽培技术 | 病虫防治 | 贮藏加工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种植到工厂化生产 "菌工厂"搅动宁波食用菌市场
Z.biz | 商业搜索

种植到工厂化生产 "菌工厂"搅动宁波食用菌市场

信息来源:shiyongjun.biz   时间: 2012-09-04  浏览次数:334

    日前,我市一项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示范项目“鲜销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绿色生产技术示范”通过验收。项目实施地宁波市“天禾农业”,已经用工厂化生产技术在宁波的食用菌市场试水了整整一年。
    如今,金针菇等各类菌菇已成为市民餐桌上的常客。从人工种植到“菌工厂”,生产方式的改变究竟能给宁波的食用菌市场带来多大的影响?
    从人工种植到工厂化生产“种菌游击队” 难撑大场面根据一项调查,目前宁波市场上的鲜销食用菌,近90%来自外地,余下的10%为散户种植。市农科院专家陈若霞透露,在宁波本地,长期活跃着一支“种菌游击队”。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食用菌生产与加工产业曾是宁波农业中屈指可数的“富业”,但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整个产业陷入低谷。近10多年,宁波的食用菌生产主要依靠一批外地种植户,每到深秋就来宁波抢种一季平菇、香菇、金针菇等。
    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条件差,这支“游击队”无法保证食用菌全年供应,产品只能在秋冬之交气温适宜时“一哄而上”,短期集中供应,挤压市场利润空间。由于产量与质量低,为赚取利润,几年前,我市曾出现“漂白蘑菇”等违法加工现象,加剧了老百姓“谈菇色变”的心理。
    工厂化生产效率 提高近10倍“菌工厂”的主要生产步骤都是机械化自动操作的。自动拌料机、自动装瓶机、自动接种机……“厂房”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也由电脑自动调节。据测算,一条“流水线”日常管理只需3人到4人,而采用人工制作,则需要24人到36人。在生产效率提高近10倍的同时,产品的质量也有显著提高。
    建一座“菌工厂”的最大难关是1000余万元的前期投入,这道门槛吓退了一批农业投资人。2010年,在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示范项目的支持下,市农科院与“天禾农业”在奉化市建起占地25亩的“菌工厂”,主攻市场需求量大的金针菇、秀珍菇和杏鲍菇生产。
    目前,这家“菌工厂”已实现日产金针菇6000瓶,秀珍菇、杏鲍菇各5000瓶的生产能力,年产鲜菇1041吨,产值1015万元,且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和产品处理药剂。业内人士称,它比同面积的常规农产品生产增收至少40倍。
    宁波市场呼唤更多本地“菌工厂”
    根据一项调查,宁波市场秋冬季对双孢蘑菇的日需求量在40吨以上,香菇、金针菇、秀珍菇等日需求量均超过10吨。“天禾农业”总经理王建兵承认,即使现在,宁波市场金针菇的自产比例仍低于50%。
    宁波市场需要更多的本地“菌工厂”。现在,一些嗅觉敏锐的农业企业已经有所行动。在“天禾农业”投产的同时,象山“宏森源”从上海获得技术支持,也开始“抢滩”宁波市场。
    “我觉得,宁波食用菌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王建兵的判断依据是,他一年生产下来,销路上没有出现问题,即使在“种菌游击队”活跃的深秋,也是“一出厂就卖完”。
    据悉,“天禾农业”打算扩大规模,再建一个面积1.3万平方米的生产培育室,使生产总面积接近2万平方米。目前,新培育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工。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食用菌网证实,仅供您参考